实用的几个防范黄瓜霉毒- 在这一段时间有一部分的地区出...
摘要: 在这一段时间有一部分的地区出现了黄瓜霉毒,对于这个病毒在菜农的交流后对这个霉毒还不是很了解,为此就把黄瓜霉毒的防范技术整理以下大家可以看一下。 一...
0 0 29 网络整理 1个月前
在这一段时间有一部分的地区出现了黄瓜霉毒,对于这个病毒在菜农的交流后对这个霉毒还不是很了解,为此就把黄瓜霉毒的防范技术整理以下大家可以看一下。 一、症状识别和发病条件 (一)症状识别 主要侵染叶片,苗期受害,子叶正面呈现不规则褪绿色黄斑、渐变枯黄。潮湿时叶背产生灰黑色霉层。成株期感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叶片呈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由黄绿色变为淡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片背面病斑上密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汇合成片,全叶枯死。 (二)发病条件 黄瓜霜霉病病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该病菌的孢子囊靠气流和雨水传播。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早熟和品质好的品种发病重。在大棚内,菜农的生产活动是霜霉病的主要传染源。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湿度低于70%,病菌孢子难以发芽侵染,低于60%,病菌孢子不能产生。 二、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黄瓜霜霉病应该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防治为重点,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运用平衡配方施肥技术,补充中微量元素,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搞好棚内卫生,做好棚内工具及墙壁的消毒工作,减少病源基数。 2、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房与生产温室或大棚隔离,避免苗期感染。种子要进行50℃温水浸种消毒,播种盘要用消过毒的营养土。苗期管理注意防寒保温,湿度控制在60%以下,瓜苗只要不结露就难以发病。发现零星病株应立即拔除,定植时严格淘汰病弱苗而选用生长发育健壮苗。 3、保护地内高温闷棚 为了彻底消灭病菌的菌源,在夏秋季节,利用设施闲置期,采用密闭大棚、温室的措施,选晴天高温闷棚一星期左右,使保护地内最高气温达60℃,可杀死病菌。闷棚-深翻土-闷棚,重复1-2次,可彻底杀菌。 4、轮作倒茬 同科蔬菜连作导致病害发生严重,所以在生产上可采取不同科的蔬菜轮作倒茬方式,合理安排茬口。 5、合理施肥、科学浇水 在整地时,施足混匀堆沤的农家肥和磷钾肥,做到植株生育后期不脱肥早衰。瓜秧较弱或叶色浅淡应追施叶面肥(如多氨液肥或植物健生素500倍液)。浇足定植水后7天左右不浇水,缓苗至花期控制少量追肥浇水。灌水在晴天上午进行,其后可关闭棚室,将室温升到30℃左右,保持1小时再放风排湿;温度降到25℃以下,再反复升温1次后放风,防病效果较好。 (二)环境控制 所谓环境控制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霜霉病发生发展的条件,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生态环境达到减轻和控制病害的目的。 1、选用无滴膜 因为无滴膜具有无滴、保温、透光、耐老化的优点,故用无滴膜能减少保护地内的湿度,改善光照条件,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2、张挂反光幕 温室脊柱北侧张挂反光幕,可以增强光照,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一般气温提高1-2℃,空气相对湿度降低3%-4%)。 3、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冬季应减少浇水次数,切忌大水漫灌。所以,用地膜覆盖,温室中最好采用膜下软管滴灌、管道暗浇、渗灌等灌溉技术,即能降低室内湿度,又能提高土壤温度。 4、及时调节室内湿、湿度 早晨先放风0.5-1小时,排出湿气后闭棚。上午将温度提至28-30℃(注意不能超过35℃),有利于黄瓜的同化作用,可抑制霜霉病的发生。中午、下午温度降到20-25℃空气相对湿度降到60%-70%,温度低于18℃关棚。傍晚再放风2-3小时,可减少黄瓜夜间吐水。如果外界夜间最低温度达到12℃以上,可以整夜放风。阴天、下雨天也应适当放风。 5、短时间高温闷棚灭菌 利用霜霉病原分生孢子在30℃以上时活动缓慢,43℃以上停止活动并逐渐死亡的原理,当发病凶猛时可在晴天中午闭棚,使植株生长点附近温度升到43℃开始计时,持续2小时。此时温度不能低于42℃,也不能超过46℃。闷棚要求室内湿度高,因此前一天要给黄瓜浇一次大水。处理一次可控病7-10天。 6、清洁田园 在生产中,每隔一周,清除大棚或温室等设施内的杂草,摘除病叶。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除去病菌的一切寄主,扫净其滋生场所,减少或消灭菌源。 (三)药剂防治 1、熏烟法 保护地内采用此法省时、省工、省力,在未发病前用40%百菌清烟剂,每亩用量200-250克。傍晚收工时将百菌清烟剂均匀放置,有里向外逐次点燃,密闭棚室,次日早晨通风照常作业。一般7-10天熏一次,连续5-8次,还可兼治白粉病、炭疽病等。 2、喷粉法 黄瓜成株期,用百菌清粉尘剂进行喷粉。喷粉不但成本低、方法简便,而且冬季不放风时不增加室内湿度。喷粉时要密闭棚室,喷后2小时可以放风,傍晚作业可密闭一夜。 3、喷雾法 发病初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的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注意各种农药交替使用,可以防止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四)掌握好用药的三个关键时期 1、第一个关键时期在苗期黄瓜育苗期间,由于幼苗较小,抗逆性较弱,易受病菌侵染,应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确保幼苗不受病原菌侵染。定植时选择无病苗进棚定植。 2、第二个关键时期在定植缓苗后黄瓜定植缓苗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霜霉病容易发生。应进行一次保护性喷药,使植株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病原菌侵染植株。 3、第三个关键时期在黄瓜开花初期黄瓜开花后,植株由营养生长期转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叶片营养较以前差,植株抗病性较弱,霜霉病容易发生流行,应及时喷施一次杀菌剂,防止植株感染病原菌。 还有就是在几个关键时期的黄瓜收获的时候会有一些部分的植株被果实吸走因此就变得免疫下降,就会导致细菌的进入,由此我们就要浇水钱先喷农药,还要经常对农田的调查,发现时就要及时用药。 (整理) |
文章标签: 黄瓜
霜霉病 植株 湿度 叶片 温度 百菌清 苗期 保护地 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