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消耗”“高污染”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 随着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
摘要: 随着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和农业机械、水利灌溉设施作用于农业,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不合理、过度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投入带来了...
0 0 0 网络整理 1周前
随着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化学合成物质和农业机械、水利灌溉设施作用于农业,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不合理、过度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投入带来了能源和资源的高消耗,同时伴随着高污染。2011年,中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704.2万吨,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亩均施用量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15公斤/亩的2倍,而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2010年中国农药使用量达到175.8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1.4倍,亩均农药施用量约为2斤,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2010年中国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为217.3万吨,比1990年多使用3.5倍,每年有几十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残留农膜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中国上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中国畜牧业养殖的粪便污染问题突出。据统计,中国仅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总排放量约30亿吨。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用水占比较大,却较为粗放。2011年,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0.7~0.8。中国农业能耗也逐步增加,2010年农用柴油施用量为2023.1万吨,比1995年增加86%。农业高消耗和高污染浪费了资源,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第一,积极推行农业生态技术、循环农业技术、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提高农业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能力。第二,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加快推广缓释及控释肥料技术,进一步免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增加有机肥料投入,适度使用化学肥料。推广普及生物防控技术,提升植保统防统治能力,促进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第三,增强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附属产品的循环利用能力,变废为宝。第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积极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
文章标签: 农业
施用量 农药 化肥 技术 生态 粪便 肥料 能力 农膜